番禺区的“村BA”篮球赛现场 通讯员吴红颖、杨颂 摄
(相关资料图)
对乡村村民而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一个宏大的概念,也不仅仅是关于经济振兴的蓝图。当城镇在各类资源要素的推动下高速发展时,对生活在乡村土地之上的人们而言,乡村振兴更多意味着脚下的土地、土地之上人和乡村的关系重获生机与活力。而如何激发乡村内生的精神动力,推动村民成为全面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主角,已成为当下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值得关注的是,“村晚”掀起乡村文旅新浪潮,村民载歌载舞;“村BA”每年打得火热,村民都为村子荣誉团结了起来……在广州,社工和企业为代表的外部力量正通过多维度的介入,在乡村扎根赋能。其中,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优势,活化乡村文化,打造乡村品牌;社工让村民在乡村找到活力和生机,并参与乡村发展。如今,通过社企联动等方式,广州正描绘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画卷。
当“村BA”火起来 打出村里的精气神
有人觉得,乡村意味着“荒废”“冷清”。但对于在广州市番禺区沙北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冯俊业而言,乡村有着独特的热闹。“我从小在这里长大,村里的邻里关系特别淳朴和简单,走出家门,到处都是能聊天的街坊。”他回忆说,“平时,村里面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包括看大戏、游园等,茶余饭后在一旁的南沙大桥桥底兜兜风、散散步,更是其乐融融,大家都很喜欢在这里生活。”
在村里,冯俊业和很多村民一样,热衷于打篮球。在他看来,这是最能体现一个村的团结,也是最能把大家团结起来的运动。篮球运动是番禺乡村、街坊里流行最广的运动,番禺村篮赛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村与村之间进行交流往往就是来一场篮球赛,观看赛事的球迷挤满了整个场地四周,村队间自行组织的乡村赛事已蔚然成风。冯俊业记得,“村里经常组织生产队之间的比赛,镇里也有篮球赛,好多小伙子会争取进村队”,大家都希望在篮球场上赛出自己村子的风采。
篮球成为长期撬动番禺乡村活力的一部分。然而,维系这一活力并不容易。有一段时间,番禺区村级男子篮球赛因缺专业竞赛组织,不得不停办。2015年,番禺区文广旅体局引入专业的场馆运营——珠江文体,为番禺村级篮球赛进行品牌化运营,将地地道道的老百姓赛事实实在在打造出CBA赛事规格,番禺区的“村BA”再次打响名堂。“今年的村级篮球赛,村民一场不落去现场支持。现场此起彼伏的呐喊声就是沙北村团结最好的证明。作为比赛中的黑马,我们整个沙北村队越战越勇,不畏强队。”
今年年初,冯俊业和其他村民一同代表沙北村赢得冠军。“我们可以在大家面前自豪地说——我们沙北村是冠军!”在他看来,这股团结一心的精气神不会只留在篮球场上,还会体现在乡村建设中的方方面面,一个村子有了这股精气神,必定能在乡村振兴创造更多成绩。而令不少村民印象深刻的是,今年的番禺区“村BA”创新了“体育+”的新格局,融合了文化、旅游、农业、金融及康体等多产业跨领域的赛事合作模式,通过举办赛事活动带动乡村旅游和农业生态的发展,让不少乡村获得更大的曝光。
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龙湖街迳下村展示活动现场
社工撬动活力 一起创造属于迳下村的品牌
在黄埔区龙湖街迳下村,如今已是不少网络平台上的知名“网红小村”。这里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资源的加持。过去,迳下村环境脏、道路乱,村民收入低,村集体收入也寥寥无几,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而市场资源的注入,奠定了乡村蝶变的基础。彼时,政府主导迳下特色精品村建设,道路换上了沥青路,房屋全部翻新,建好了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分类系统,知识城(广州)现代农业发展集团负责产业开发和运营,此外,一系列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点逐渐铺开。
值得关注的是,村民将土地流转给了市场经营,收获了租金,但这并不足以帮助村民重新建立自己与乡村的关系。这时,公益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一年,由广州市黄埔区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承接的龙湖街社工站协助开展广州基层公共文化共同体项目(龙湖街试点)以及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龙湖街迳下村展示活动,希望挖掘龙湖街的文化特色,联动多方共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公共文化活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彼时,社工联动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社会创新设计教研中心的设计团队一同走进村里,发现这里保留着地方特色的美食文化,同时,村里普遍存在美育需求。这时,大家通过农耕文化的传承促进美育再创,结合节气、民俗举办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动,在迳下村举办了龙湖街“好意有邻”社区艺术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农耕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社工还协助开展了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点龙湖街迳下村展示活动,合唱表演从当地人中招募组建,村一下变热闹了。
此外,由广州市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社运营的迳下村助农综合服务中心则在村居层面开展社会工作,尝试用多种渠道协助村民进行农产品销售。“村里有很多特色的传统美食和蔬果农产品,我们也希望培育村民骨干,一起推动村里的农产品走出迳下村,一起创造属于迳下村的品牌。”一位社工告诉记者,“我们和村里的几位妇女一起协商讨论借助传统节日,将特色美食推广到城市社区,像上一年的端午节,妇女们便卖了上千个粽子。”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项目,村民能够在浓郁的村居氛围中认同这片土地,找到对这片土地的归属感,提升村民的精气神,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力量联动 助力激发乡村内在原生动力
无论是龙湖街社工站,还是迳下村助农综合服务中心,如今都在持续培育乡村活力,尽管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在多个社工主体的推动下,迳下村村民的确在迳下村找到了更多的归属感。他们在多方支持下有了自己的乡村春晚,在社工和美院的培育下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创和艺术节,在村级社工的推动下,正在尝试推出自己的农产品。而这些努力,其实正是广州社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截至2022年底,广州全市建成176个“双百工程”镇(街)社会工作服务站,实现村(居)全覆盖。仅2022年,广州社工积极响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有关项目64个,整合链接爱心物资673万元,爱心善款392万元,不断发挥枢纽增能作用,推动村民掀起文明新风,成为乡村创变者。
有社工行业人士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引入外界的社会资本力量进入乡村、改造乡村,同时,也需要激发乡村的内在原生动力,而在接下来,乡镇与村居社工、社工与市场如何深化联动将是新的重要课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图/受访者提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