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随着消费环境不断向好,北京市消费品市场持续恢复。4月20日,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58亿元,规模已超过疫情前同期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降幅较1至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收窄3.9个和6.5个百分点,3月当月同比增长7.5%。同时从内部结构看,餐饮、实体零售等接触性消费明显回暖。
一、餐饮消费热度持续提升
全市实现餐饮收入311.6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高于商品零售15.4个百分点,较1至2月和上年全年分别提升7个和28.7个百分点。其中,重点监测的限额以上老字号餐饮企业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超4成。
二、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保持恢复态势
全市限额以上主要实体零售业态中,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49.9亿元,同比增长1%,较上年全年提升18.5个百分点。便利店和专业专卖店实现零售额虽仍呈降势,但降幅较上年全年分别收窄10个和1.9个百分点。
三、部分升级类消费表现较好
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主要类值中,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等升级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26.9%、21.1%和8.1%,且增速较1至2月和上年全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新能源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同比增长36.9%,高于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速37.9个百分点。
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随着人员流动的进一步加快,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下一步,需持续优化消费供给,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品市场加快恢复。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雪柠
流程编辑:u06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