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由于秋收玉米的时候,玉米没有得到充分的自然晾晒,害怕雨雪天气耽误收割,一些地区的农民着急收粮,然后直接上蒌子,这种粮大概率都会发生霉变。有的老铁说,好粮好价,但是小编要反问一下:“谁给你规定的,好粮就值钱,破粮就不值钱?谁给你规定的,破粮落价,好粮不落价?”
由于期货的带动,港口价格开始平稳或者微涨,然后东北产区各个地区的深加工企业和贸易商门前卖粮的车辆突然减少,这是什么原因?首先就是气温的下降,对于农民而言,认为后面的天气不会影响卖粮,可卖可不卖。其次就是港口的散船相对增多,南方客户采购的积极性增加,农民对于粮价的信心又增加了,认为可以观望一下,看看能不能再涨点。综合以上两个因素,导致了农民卖粮又开始“迟钝”,认为抢粮大战又要开始,玉米必须涨价。
玉米去哪儿了?
【资料图】
东北港口外运的量都不及往年,烘干塔也没有收多少,深加工企业也没有收购多少,现在很多人喊东北没有粮了,那么这些粮哪里去了?是不是东北的玉米出现了大幅度的减产了?还是出现了大量的“藏粮于民”的现象呢?
1,如果单独看华北地区,从新粮下来之后,饲料企业对于玉米的消化相对较少,只有深加工企业这个主体在消化,粮能去哪里?东北地区也有一部分的粮走到华北,但也不多。
2,南方市场进入到了一个消费的淡季,进口玉米的比价相对比较有优势,饲料行业对于建库存也没有很大的兴趣,随采随用一直是他们这两年的策略——低价低买,高价高买,与前几年截然不同。
3,从渠道建库存的积极性和用粮企业的一个心态,明显可以看出市场有压力,贸易商不敢建库存,用粮企业不敢建库存,也就预示着和往年同期相比,市场始终在顶着多出一个月的库存在进行贸易行为。
所以说,2023年的玉米市场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尤其在2~3里,贸易经营是“屡战屡败”,主因就是源头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前些年,东北的烘干塔和贸易商,都是在农民相对集中售粮的时间点把粮存起来,在未来的一年当中寻找一个合理利润变现的行情。
这几年完全颠覆,烘干塔和贸易商是向下游和渠道获取利润,但这几年,下游的消费和渠道给源头交利润,而且消费不了高成本,而这个高成本,最终要从渠道库存和终端消费去买单。
2023年2月18日全国最新玉米价格
潍坊盛泰药业:1.391元/斤,落5厘。
山东大泽成生物:1.445元/斤,落2厘。
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潮粮30水分1.0666元/斤。
镇赉中谷粮仓:15水分1.3395元/斤,20水分1.2548元/斤,30水分1.0743元/斤。
绥化象屿海伦吉粮:30水分1.035元/斤。落5厘。
绥化象屿兰西县库物流库区:30水分1.03元/斤。落5厘。
依通粮投:20水分一等粮1.2702元/斤,二等1.2609元/斤;
吉林松原松岭粮库:涨30元/吨,20水分1.2562元/斤;
吉林燃料乙醇:2730元/吨,落10元,14水分1.365元/斤,30水分1.0504元/斤。
玉米市场正在寻找方向
现在的玉米处于在一个大周期的转折点,要么向上转折,要么向下转折,现在就是在评估向上或者向下哪个概率更大一些。向上,价格的天花板是多少,向下,成本的底线是多少。现在农民和贸易商又开始喊没粮了,咋地,这就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东北就没粮了?对于农民来说,你是想买多卖钱吧,对于粮商来说,你是为了想收粮,多赚点钱吧!但是你想多卖钱或者多赚钱,你能不能卖上或者赚到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因为你的想和最后的结果能不能兑现?
如果从玉米周期来看,玉米贸易很难做,没有利润差,就是一个产业结构性的行情,表现形态就是:没有大涨,没有大跌。最直接的表现——没有行情,上下波动在100元/吨区间来回的震荡。因为玉米找不到方向,更找不到方向的指引,在这里取决定性的作用的是——政策。
如果从经济复苏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一定要进行控制,原料的价格一直上涨,想要就业有发展,收入有预期,需求能恢复,大宗商品不可能太疯狂,否则我们就会陷入到“当局者迷”,更看不清市场的动态和发展趋势。